是因為大家的口味不同啊!
神戸C君老是抱怨約會時不叫大阪的Aちゃん。
大阪的Aちゃん是共通的友人,而Aちゃん最怕吃肉。関西人口中的所謂肉,就是牛肉。而出生於神戸的C君,一天三頓都是牛肉。約她去京都去大津都沒問題,只要吃的是肉。牛肉そば?沒問題,只有そば?睬我都傻。🤣
M姐去那裡吃都沒問題,只要是なにわ黒牛。
なにわ黒牛は大阪唯一の雌牛大阪産黒毛和牛。雌牛100%で出荷まで通常25カ月のところ、30カ月以上時間をかけてストレスフリーで育て、月数頭しか出荷されません。
東京的三星餐廳沒聽過なにわ黒牛不出奇,根本関西也沒幾個人知道なにわ黒牛。M姐只是担心万博開波後,數量奇少的浪花黒牛會斷貨,趕在這個月吃到就吃。
吃なにわ黒牛,本該去なにわ黒牛牧場。以前也曾在網誌說過,神戸人的C君對牛肉很執著,不是Steak House就該是鉄板焼き,甚麼焼肉屋全部不合格。
於是,選了這家鉄板焼GUMP,其實有點想吃花瓜,那邊廂C君說「牛肉就牛肉,同時間吃甚麼別的動物內臟海鮮,一概不准!」你請客,你話事。
沒有帆立貝但有帆立貝的汁,這個お通し好吃。
サーロイン、へレ(來到関西就跟関西人叫法)、再加一個少吃的部位サガリ。
可口的洋蔥湯,略嫌份量太小了。
牛肉一入口,兩個食肉女暗驚,對天天都吃牛肉的C君來說那個衝擊可能比我還大。宣傳看板說なにわ黒牛比A5優勝,人人口味不一樣,可不敢說是不是最佳,但是,不論肉味和質感,和其他地方的牛肉真的不一樣。簡單的說法就是從未嘗過的味道,而且一點也不油膩。
有些牛,像能登牛,本來是油膩的,但一配能登塩,油膩感即時消失。我可沒試過配其他地方的塩所以不理解。(看官,你該知道能登塩和其他地方的塩製法不一樣吧)。
像神戸ビーフ,配柚子胡椒也好,配山葵都一樣的油,受不了的人會拉肚子。
M姐最愛吃的是信州牛。吃下なにわ黒牛後的想法是,咦,原來不該將不同地方的牛來比較。
番組看得多,連皮洋蔥上桌第一次見(沒吃)。
除了山葵,還有塩、ポン酢,店家自家製Sauce等。
不在菜單上的漢堡,漢堡是なにわ黒牛的名物,大將也力推,但實在吃不出和其他和牛漢堡的分別。
這個蒜蓉炒飯不夠臭,沒有吸引力。
甜品也很行貨。
吃到接接近尾聲,來了一桌男女,男的在抽煙,女的暗黑厘絲下仍清晰見到是G級。嗯,美食無分階級。
鉄板焼GUMP
■ https://www.steak-gump.com/
0 comments:
コメントを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