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11/02

三都篇~食(上)

大阪的友人們老愛將一句話掛在咀邊:「如果吃那些難吃的食物而長壽的話,寧可短多幾年命。」難怪大阪的食肆,蔬菜類的選擇實在少得可憐。

關西人愛吃肉,特別是牛肉。對他們來說「肉」的定義相等於牛肉,不是豚肉。而魚介類,京阪神人也比日本其他縣的人愛吃。

肉,就是關西人的動力。

雖然關西人都愛吃肉,但三都的食文化不太一樣。

大阪的食肆,最好能夠天天都上全國的電視節目,接受不同雜誌的取材,有名氣沒名氣的都自設網頁;京都剛好相反,愛低調,不要見報,不要上電視,不准食客拍照,拒絕生客上門。

東京,只要有三四十年歷史便自稱為「老舖」;京都,沒百年歷史都不敢自稱「老舖」,因為整條街都是五六十年歷史的店。

基本上關西人和廣東人的口味類似,愛吃原汁原味,關西出產的醬油也以淡口醬油為主,而京都人變本加厲,以「淡白」著名,原材料的味道最重要,調味不重。

其實京都有好多食物都很著名,例如冷やしぶぶ漬け、京の漬物,毒舌女不愛冷飯不愛漬物,不寫,今回只寫和菓子。

一回問京都友人:「除了虎屋,京都還有那幾家有名的和菓子屋?」友人笑說:「在東京就是和菓子屋,在京都不是『和菓子屋』啊。」

真真正正的京都人的腦袋裡,和菓子屋、餅屋、饅頭屋是三樣截然不同的店舖。

製造大福餅、櫻餅、柏餅、鶯餅、椿餅、団子的叫做「餅屋」。賣大福餅、櫻餅、柏餅、鶯餅、椿餅、団子的是「饅頭屋」;饅頭屋的製品,只是家庭糕點,或作為手信送人。

京都人口中的「和菓子屋」必須備有茶席,佈置高尚優雅,屋子動輒幾百年歷史,吃的是即叫即製的生和菓子。在百貨公司內出售的當然不是即場吃,當然不能算是「和菓子屋」咯。





0 comments:

コメントを投稿